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崔珏 Jue CUI
出 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4年第1期107-114,共8页Journal of The Central Institute of Socialism
摘 要:无党派人士是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一大特色,具有独特价值。从无党者、社会贤达到无党派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一直是政党政治和协商民主的参与者。民国初年,无党者初现政党政治舞台;1946年政治协商会议时期的社会贤达突出政治代表性;在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形成过程中,无党派人士具备某种党派性,参照各民主党派履行相应职能。但在现实政治中,无党派人士与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群体边界日渐模糊,需要进一步明确无党派人士的属性、政治参与的方式和途径,凸显其政治性、代表性、党派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