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曹立波[1] CAO Libo
机构地区:[1]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
出 处:《民族文学研究》2024年第1期123-133,共11页Studies of Ethnic Literatur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红楼梦》清代刻本海外流布与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8BZW059)阶段性成果。
摘 要:《红楼梦》成书过程颇为复杂,因版本众多,服饰描写亦多有异文。清代满汉服饰艺术的融合现象动态地体现在红楼服饰的书写与修订中。将现知的《红楼梦》十二个版本按题名分成三个版本组进行系统考察可见,时间维度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及《石头记》版本组的背心与(扎)花领子等,前代皆有,而《红楼梦》版本组融入满人服饰元素后的坎肩(儿)及绢子,更能代表清人的时样衣装,多民族特征更鲜明。空间维度上,贾宝玉与王熙凤二人外出礼服的修订凸显出满人服饰特点,说明修订者有意对家居便服与社交礼服加以区别。经过有区分度的修订,红楼服饰描写总体呈满汉兼宗的格调。审美趣味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版本组的服饰亦满亦汉,《石头记》与《红楼梦》版本组则在满汉兼容中,侧重描写满人的衣着时尚。三组中版本异文的动态变化,显现出《红楼梦》服饰艺术民族融合格调的形成轨迹。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21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