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抑或“群众性”?——《穷人乐》与晋察冀的乡村戏剧实践  

“Professional”or“Mass”:The Happiness of Poor People(Qiongren Le)and Rural Drama Practice in Shanxi-Chahar-Hebei Border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娇娇 Ma Jiaojiao

机构地区:[1]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出  处:《文学评论》2024年第1期159-167,共9页Literary Review

摘  要:1944年阜平县高街村剧团演出戏剧《穷人乐》,广受欢迎,并被褒奖为“晋察冀解放区文化建设史上的一件大事”。时值抗战后期的“翻身时刻”,戏剧创作的发展方向、技术运作与实践路径受到多方话语力量的规约。此事件的“前史”与“后事”呈现了晋察冀戏剧运动的内在逻辑,也揭示了以下一些相关问题,即如何理解以高街村剧团为代表的“群众创作”,与以抗敌剧社为代表的“专业创作”之间的关系?“《穷人乐》方向”是否存在审美创作上的规定性?这一方向强调的“真人演真事”,在何种程度上可以被称为“新”的实操手段?“《穷人乐》方向”背后蕴含的动力机制,可为我们理解新的文化政治经验提供特别的启示。

关 键 词:“《穷人乐》方向” 晋察冀戏剧 高街村剧团 抗敌剧社 

分 类 号:I206[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