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隐”的现代阐释:从《文心雕龙》到《诗论》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姜小艳 

机构地区:[1]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浙江宁波315211

出  处:《文教资料》2023年第20期1-4,共4页

基  金:宁波大学“大学生科研创新计划”校级重点项目(2023SRIP0626)。

摘  要:刘勰在《文心雕龙·谐隐》中肯定了“谐隐”的政治价值,赋予其讽喻教化、针砭时弊的社会功用,但囿于儒学观念的束缚,他对于这一文体本身的游戏娱乐功能是持否定态度的。在此基础上,朱光潜在《诗论》中则从文艺美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关注“谐隐”的娱乐性质与审美价值,一方面将“谐隐”的理论发展打上了现代文学的烙印,摆脱了前人的窠臼;另一方面又为诗学理论的后续研究打下了良好基础。纵观“谐隐”理论,起源于先秦,发展至南北朝时刘勰将其理论化,再到近现代时朱光潜对其进行现代阐释,这一过程不仅体现了传统文学观念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差异,而且也为传统文学理论的现代转型提供了参照。

关 键 词:谐隐 诗论 现代转向 文艺美学 

分 类 号:I206.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