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零[1] Li Ling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中文系
出 处:《文化纵横》2024年第1期128-151,共24页
摘 要:20世纪,战争与革命改变了人类的一切,任何生活其中的人都离不开这个大背景,考古学家也不例外。本文的主角柴尔德,是20世纪欧洲三大考古的集大成者,他的马克思主义思考和比较研究对中国考古的理论范式和工作方法影响至深,值得重新认识。20世纪的三次大战(一战、二战、冷战)同样在柴尔德生命中留下了深刻印记:一战中,他积极参加牛津大学的反征兵运动;二战中,他通过考古学写作反对纳粹的种族主义和日耳曼优越论;冷战中,他则是“保卫世界和平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并最终在反共气氛日益浓厚的家乡澳大利亚跳崖自杀。本文是李零教授根据他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2022年度荣誉讲座第一讲的内容改写而成。文章从柴尔德与中国考古学的关系说起,探讨其考古学背后的历史背景,特别是他对20世纪“三战”的深刻思考,从这个大背景理解他的考古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