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冯文燕 张东城 许小红[2] 王炯蓉[2] 宋伟忠 张本忠[1]
机构地区:[1]兰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甘肃兰州730000 [2]甘肃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730000
出 处:《毒理学杂志》2023年第6期535-538,共4页Journal of Toxicology
基 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课题(GZKLP-2016-1);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22JR5RA715);兰州市人才创新创业项目(2020-KC-62)。
摘 要:黄芪又名绵芪,为豆科黄芪属植物膜荚黄芪及内蒙古黄芪的根,其主要化学成分有黄芪多糖、皂苷类等,具有调节免疫、抗骨质疏松等药理作用[1-3]。黄芪主要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和黑龙江等地[4]。根据2020年国家卫健委和国家市场监督总局发布的《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黄芪被列入《党参等9种试点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名单》,甘肃作为种植黄芪规模和产量较大的道产地开展了大量黄芪生产试点工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8.96.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