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2]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 [3]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出 处:《国外理论动态》2023年第6期48-62,共15页Foreign Theoretical Trends
摘 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探源工程”有两个起点,1923年夏是潜在的理论起点,1924年夏是现实的实践起点,而这个实践起点实质上就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生成的历史契机。文章以柯尔施为中心来探讨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被塑造生成的历史过程,全面检视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从1924年6月开始遭受的一系列批判。公开站在布尔什维克党的政治策略的对立面并公开批评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意识形态的列宁主义,是柯尔施思想发展中的一个分水岭,正是在这个分水岭之后,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才第一次浮现。文章揭示了柯尔施1930年在《关于〈马克思主义和哲学〉问题的现状:一个反批判》中如何借用施弗林在1927年首次使用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术语并对它进行理论化和概念化的途径和方式,阐明了柯尔施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概念奠立的哲学基础以及赋予这一概念的独特内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1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