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潍县盟侨集中营内的传教士与宗教生活  

On Missionaries and the Religious Activities in the Allied Expatriate Concentration Camp in Weixian during World War Ⅱ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蕊 刘家峰[1] Luo Rui;Liu Jiafeng

机构地区:[1]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世界宗教研究》2023年第11期95-104,共10页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基  金: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重大项目“乐道院潍县盟侨集中营资料整理与研究”(项目号21RWZD01)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华北地区的盟侨被日方拘押至潍县乐道院集中营,其中包括大量来华传教士。他们克服集中营内空间不足与物资匮乏的困难,因地制宜,开展了频次较高、形式多样的宗教活动。与战前各宗派独立从事传教工作不同,集中营内不同教派的传教士虽然也有神学思想的分歧、隔膜和冲突,但在共同劳动与生活的合作、交流中,发展出具有合一精神的潍县基督教团契。在集中营内,传教士通过唱诗、朗诵、演出等宗教生活展示了他们不妥协的态度,创造性地表达了他们对拘禁的批判与反抗。战后,传教士们发掘这一经历的神学内涵,认为这是“有意义的苦难”。时为燕京大学青年教师、后来成为知名神学家的吉尔基将潍县营视为观察人性的“实验室”,这段经历成为他神学思想的重要来源。

关 键 词:潍县盟国侨民集中营 传教士 宗教生活 吉尔基 

分 类 号:K152[历史地理—历史学] K265[历史地理—世界史] B97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