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顺达 兰彩霞[1] LI ShunDa;LAN CaiXia(College of Pla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ubei Hongshan Laboratory,Wuhan 430070)
机构地区:[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洪山实验室,武汉430070
出 处:《中国农业科学》2024年第1期1-3,共3页Scientia Agricultura Sin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8611430和32101779)。
摘 要:小麦是全球最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面临不同生物胁迫或非生物胁迫。其中,由真菌性病原菌所引起的小麦条锈病和白粉病是限制小麦产量的重要因素,发病严重时可分别造成小麦产量损失高达60%和50%。利用抗病基因培育抗病品种是目前防制这些病害最为经济、环保且有效的措施。依据抗病基因的抗性发挥时期特点,可分为全生育期抗性和成株期抗性两大类[1]。
关 键 词:小麦条锈病 白粉病 抗病基因 抗病品种 生物胁迫 成株期抗性 小麦产量 抗条锈病
分 类 号:S435.12[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