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蛇伤清毒丸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抗蛇毒血清治疗蛇咬伤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志刚 

机构地区:[1]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急诊科,广东省深圳市518100

出  处:《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4年第4期99-102,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Rational Drug Use

摘  要:目的 观察十味蛇伤清毒丸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抗蛇毒血清治疗蛇咬伤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9年7月—2021年7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龙岗)收治的竹叶青蛇咬伤致DIC患者9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1组(31例)、对照2组(31例)。对照1组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对照2组予十味蛇伤清毒丸联合抗蛇毒血清治疗,观察组予十味蛇伤清毒丸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抗蛇毒血清治疗,3组均治疗3 d。比较3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凝血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1组的74.19%(χ^(2)=6.122,P=0.013)和对照2组的77.42%(χ^(2)=4.957,P=0.026);对照1组与对照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8,P=0.757)。治疗3 d后,对照2组与观察组APTT及3组PT较治疗前缩短,3组FDP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对照1组与观察组PLT水平及3组Fib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或P<0.01);对照1组APTT及对照2组PLT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APTT、PT、FDP、PLT、Fi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1组(45.16%)(χ^(2)=5.772,P=0.016)和对照2组(41.94%)(χ^(2)=4.680,P=0.031);对照1组与对照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66,P=0.798)。结论 十味蛇伤清毒丸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抗蛇毒血清治疗竹叶青蛇咬伤致DIC可提升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凝血指标,降低不良反应。

关 键 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竹叶青蛇咬伤 十味蛇伤清毒丸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抗蛇毒血清 

分 类 号:R646[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