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林鸿铭 刘婷婷[2] 江榕 陈小彬 黄建强[1] 林晨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福州350025 [2]福建医科大学福州总医院临床医学院,福州350025 [3]厦门大学附属东方医院普通外科,福建厦门350025
出 处:《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4年第2期225-228,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Bases and Clinics In General Surgery
基 金:军队医学科技青年培育计划(项目编号:21QNPY138);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项目编号:2023J01206);第九〇〇医院院内课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3ZS01);第九〇〇医院院内课题重点项目(项目编号:2023XL02)。
摘 要:目的总结股动静脉内瘘的发生原因及处理策略,为临床诊治此类疾病提供诊疗经验。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9月至2023年5月期间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〇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9例股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生原因、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结果9例患者的动静脉内瘘形成均因血管穿刺所致,包括5例房颤患者行射频导管消融术、3例脑梗死患者行取栓术以及1例尿毒症患者行临时血液透析管置入术;9例患者均行覆膜支架隔绝术,经手术治疗均治愈,技术成功率为100%。手术时间60~150 min,中位数为90 min;术中出血量10~50 mL,中位数为20 mL;术后住院时间为8~12 d,中位数为10 d。所有患者术后均未闻及血管杂音、患肢肿胀消退。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超声复查血管通畅无复发迹象。结论因创伤小、可远程接近损伤部位、术后感染风险低、住院时间短、失血少等优势,介入手术可应用于临床治疗股动静脉内瘘患者。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88.161.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