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寺院兴衰看佛教中国化的地域性问题——以庐山东林寺为例  

The Regional Perspective of the Chinization of Buddhism from the Rise and Fall of TemplesA Case Study of Lushan Donglin Monaster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琴 Zhang Qin

机构地区:[1]九江学院庐山文化研究中心

出  处:《法音》2023年第12期20-24,共5页The Voice of Dharma

基  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江西佛教祖庭文化研究”,项目编号:JD18045;2022年度九江市委统战部理论创新研究课题“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若干重点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学界一般认为,宗教只有在政治、文化、社会三个层面实现中国化,才真正称得上卓有成效。[1]我国外来宗教的实践与发展又离不开所处的具体地域,因而分析其地域性问题,有助于透视现象,寻绎规律。早在上个世纪,著名学者胡适先生就曾提出,历史上庐山东林寺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范例。[2]寺院是佛教中国化的物质载体,庐山东林寺一千六百多年的兴衰史不啻为佛教中国化进程的晴雨表,既可见时代变迁,也可窥见地域的影响。

关 键 词:佛教中国化 胡适先生 外来宗教 时代变迁 物质载体 典型范例 寺院 兴衰史 

分 类 号:B948[哲学宗教—宗教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