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吉平[1] 刘洋[1] Ji Ping;Liu Yang
机构地区:[1]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陕西西安710021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5期156-158,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文艺创作的本质属性。“人民性”既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文艺理论的核心范畴之一,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显著特征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指出,“人民永远是我们战胜一切困难挑战的最大依靠”。中国主流纪录片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深入民心、深受人民喜爱,近十年主流纪录片精品频出,“人民性”的内涵与生命力呈现出良好的叙事生态,有力助推主流纪录片的主题升华与文化传播。方法:通过探索“人民性”文论的形成及在中国的演进,探析“人民性”在近十年中国主流纪录片中的叙事构建,论述其时代使命与创作价值。结果:通过分析“人民性”在主流纪录片中叙事视点、叙事主题、叙事人物、叙事题材的构建,将“人民性”与主流纪录片相融合,印证了“人民性”是文艺创作的生命线。结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文艺之母”[1],主流纪录片既是对毛泽东“人民性”思想的传承与实践,又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重要文论的遵循与弘扬。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须立足学术前沿,站稳人民立场,牢牢把握文艺创作方向盘,让人民始终处于镜头的焦点、主题的核心,成为艺术生态健康发展的根本遵循,进一步提升主流纪录片的内涵品质、审美表达与国际传播。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