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2]重庆市设计院有限公司
出 处:《北京规划建设》2023年第6期69-74,共6页Beijing Planning Review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山地老旧小区改造中公共空间“可供性”与“供求差异”研究(编号52378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保障房社区非正规就业的空间失配测度、空间影响要素与规划干预研究(编号51978090)。
摘 要:引言,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公园城市”理念,这是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论述,是对新时代背景下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及重构人与自然共生关系的新概括与新阐释1。近年来,学界与业界讨论了公园城市的历史原型、概念演变、理念内涵、建设模式、评价体系等2。研究者普遍认为“城市公园”是建设公园城市的基础性物质要素,提出城市公园系统应超越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绿地”,进阶为促成“自然生态、城市形态、功能业态、社会活态”等多态耦合的前瞻性空间本底和触媒3。城市公园的“公共性”内涵也得到丰富与极化.
关 键 词:城市公园系统 城市形态 城市发展模式 城市绿地 环境保护 自然生态 物质要素 历史原型
分 类 号:TU986[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