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红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出 处:《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4年第1期37-38,共2页CHINESE SOCIAL SCIENCE DIGEST
摘 要:哲学的历史就是不断重塑自身的过程。在充满沧桑巨变的20世纪,重塑的进程进入快车道。为凸显20世纪哲学的突破和转折,哲学史家热衷于使用各种“走向”“转向”等词来刻画这一进程,其中语言转向在深度和广度上无疑最为突出。不过,因转向而繁荣,由繁荣而定向,因定向转人常态,而常态易趋于困顿,似乎也是语言哲学难以避免的走势。如果要避免这种走势成为宿命,我们需要在反思和总结20世纪哲学、构建自主知识体系的大背景下重新思考语言哲学的再定向和新形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