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黄益孝 周家昊 陈照明 王强[1] 马军伟[1] 叶静[1] Huang Yixiao
机构地区:[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环境资源与土壤肥料研究所,浙江杭州310021 [2]长江大学农学院,湖北荆州434025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2期57-64,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浙江省“尖兵”“领雁”研发攻关计划(编号:2023C02015、2023C02005)。
摘 要:为探究秸秆还田条件下化肥减量配施缓释肥对单季稻产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于2019年在浙江金华、平湖2个试验点开展单季稻种植化肥减量施肥研究,以确定适合长三角地区秸秆还田条件下单季稻种植的化肥减量施肥方式。试验设置6个处理:不施氮肥(N0处理)、常规施肥(N1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为4∶3∶3;纯氮施用量为225.0 kg/hm^(2))和4个化肥减量施肥处理[N2处理,常规施肥减氮,氮肥运筹同N1处理;SF1、SF2、SF3处理,缓释肥处理,基肥∶分蘖肥∶穗肥施用比例分别为7∶3∶0、7∶0∶3、7∶0∶0;纯氮施用量为187.5 kg/hm^(2)],磷钾肥施用量一致。采集成熟期水稻植株,测定计算单季稻产量、植株生物量、氮含量、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等指标,并对上述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产量效益分析。结果表明,(1)与N1处理相比,SF处理水稻籽粒产量实现了稳产甚至增产,但等氮条件下金华试验点只有SF2处理相比于常规施肥减氮处理的单季稻籽粒产量仅提高1.43%;而平湖试验点SF处理的籽粒产量提高幅度为0.46%~9.38%。(2)N1处理无论是在秸秆生物量方面还是植株总生物量方面均高于其他处理,其次是SF2处理;金华试验点SF3处理的籽粒氮含量较N1处理提高了19.9%;金华、平湖SF3处理的秸秆氮含量分别较N1处理显著提高20.0%、13.7%。(3)金华、平湖试验点SF3处理的植株吸氮量分别较N1处理显著增加15.2%、28.5%。在金华试验点,SF处理表观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偏生产力(除SF3处理外)均显著高于N1处理;在平湖试验点,SF处理的氮肥表观利用率、氮素吸收效率、氮肥偏生产力也显著高于N1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只有SF2处理显著提高37.2%。(4)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单季稻产量、秸秆生物量、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籽粒氮含量、秸秆氮含量、植�
关 键 词:秸秆还田 化肥减量 缓释肥 产量 氮素利用 效益分析
分 类 号:S511.410.6[农业科学—作物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3.9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