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志科 邓金霞 唐慧玲 杨澳红 孙于卜 Wang Zhike
机构地区:[1]陇东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甘肃省高校陇东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省级重点实验室,甘肃庆阳7450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1JR11RM042);甘肃省高等学校创新基金(编号:2021B-273);陇东学院博士基金计划(编号:XYBY202007)。
摘 要:为了探讨外源水杨酸(salicylic acid,简称SA)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种子铬胁迫下的缓解作用,以期为在铬污染土壤种植小麦提供理论依据,以小麦种子为试验材料,用培养皿滤纸发芽法,在100 mg/L Cr^(6+)胁迫下用不同浓度(0、0.01、0.02、0.03、0.04、0.08、0.10 mmol/L)SA浸种处理,研究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单独100 mg/L Cr^(6+)胁迫显著抑制小麦种子的萌发状况、幼苗芽和根长度和鲜质量均显著下降,MDA、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CAT、SOD和APX活性上升。经适宜浓度(0.01~0.03 mmol/L)的SA浸种处理,能提高Cr^(6+)胁迫下小麦种子的发芽势,促进幼苗芽和根的生长,降低MDA含量,促进了渗透调节剂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3种酶的活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外源SA通过提高小麦的抗氧化能力来缓解铬胁迫对小麦种子和幼苗造成的氧化伤害,且0.02 mmol/L SA处理缓解铬胁迫的效果最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