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群喜 王海霞 王磊元 宋颜志 李许 杨池 李风娟 Zhao Qunxi
机构地区:[1]新疆理工学院,新疆阿克苏843100 [2]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新疆阿克苏84310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1期191-197,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21D01B45、2021D01B44);新疆理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ZY202101、ZZ202103)。
摘 要:为了促进黑木耳菌渣的可持续利用并提供土壤培肥的理论依据,利用菌渣化肥不同比例配施方法,探讨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合水稻田间试验,设置空白对照、菌渣与有机肥不同比例配施共7个处理,分析各处理土壤的容重、pH值、EC值、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过氧化氢酶活性、蔗糖酶活性、脲酶活性的变化特征,以及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施用菌渣处理土壤的各项指标均优于不施菌渣处理;在C_(50)F_(50)处理中,土壤容重降低最明显,有机碳、全氮含量增加最为明显;在C_(50)F_(100)处理中,蔗糖酶活性最强;在C_(100)F_(50)处理中,土壤pH值降低最明显,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最强;在C_(100)F_(100)处理中,土壤EC值降低最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蔗糖酶、过氧化氢酶、脲酶活性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土壤容重、pH值、EC值与土壤酶活性间大多存在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与土壤酶活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菌渣和化肥配施,能有效优化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酶活性,但各指标并不是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优化;适宜量的菌渣和化肥配施还田,才能够改善土壤环境,让“废渣”变成增产增收的“金粒”。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