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兰英[1] 庄垂加[1] LIU Lanying;ZHUANG ChuiJia
出 处:《中国民间疗法》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China's Naturopathy
基 金:泉州市第1批青年中医骨干人才研修项目(2021)。
摘 要:目的:探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CS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采用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结果及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ESCV)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Vs)、平均血流速度(Vm)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椎-基底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同组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眩晕程度、眩晕频率、眩晕持续时间、颈肩痛程度、头痛程度、工作与生活、心理与社会适应力评分及ESCV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上述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0%(27/3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子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CSA能有效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血液高流速状态,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社会功能,疗效与传统艾灸联合常规针刺治疗相当。
关 键 词:椎动脉型颈椎病 痹证 电子灸 针刺 经颅多普勒超声 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
分 类 号:R246[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6.15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