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收回权制度的重构——以解决著作权闲置为中心  被引量:1

Reconstruct Chinese Reversion Right to Promote Exploitation of Idle Copyrighted Works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罗莉[1] Luo Li

机构地区:[1]广东工业大学法学院,广东广州510520

出  处:《学术研究》2024年第2期61-68,共8页Academic Research

基  金:司法部2020年一般项目“知识产权诉讼中的禁诉令制度研究”(20SFB2023)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作者的经济和精神利益的实现建立在著作权得到充分行使的基础上。作者将其著作权转让或者许可后,如受让人或者独占被许可人怠于行使权利,则将造成著作权闲置、作者利益受损,社会文化繁荣亦受影响。因此,我国《著作权法》第34条赋予作者以收回权。但该收回权使用范围过于狭窄,忽略了复制发行权外的其他著作权闲置情况,也未给予图书作者外的其他作者提供救济。英国和美国的收回权行使简便,但必须在较长的等待期后才能行使,被证明其既非解决著作权闲置问题的最佳选择,也无助于增加作者的收益。德国模式下,著作权人在独占被许可人怠于行使权利时可及时行使收回权,更有助于解决著作权闲置问题,且较好地平衡了作者和著作权受让人及独占被许可人的利益,值得借鉴。

关 键 词:著作权闲置 收回权 解约权 怠于行使权利 不用即失 

分 类 号:D923.4[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