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柳
机构地区:[1]不详
出 处:《新美术》2023年第6期172-194,共23页Journal of the China Academy of Art
摘 要:皴法是中国山水画中最能彰显画家笔墨特质的一项技法,随着明初以来画史意识的增强,对各类皴法图式的梳理和总结也渐成体系。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刊行的《芥子园画传》初集是山水画图式的集大成之作,细考其中的皴法图式可以发现,一些堪称典范的皴法其实经历了不断演化,从某种意义上讲,它们是在后人的塑造甚至误解中成为经典的,这又对后世的绘画产生了影响。本文以倪瓒式“折带皴”、郭熙式“卷云皴”、王蒙式“解索皴”三者为例,对皴法图式的经典化过程,以及图式与绘画间的互动关系进行探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