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信息获取渠道、共情与个人捐赠意愿——基于厦门市的实证研究  

Access to Charity Information,Empathy and Individual's Willingness to Donate:An Empirical Research Based on Xiamen City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胡荣[1] 莫思凡 石柏林 Hu Rong;Mo Sifan;Shi Yilin

机构地区:[1]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 [2]厦门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87-101,共15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腾讯-南都基金会百个项目资助计划(二期)“公众公益捐赠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线上线下之别”(HX2022009)。

摘  要:慈善捐赠是实现第三次分配的主要途径。既往研究忽略了不同慈善信息获取渠道对个体捐赠意愿的影响。在情境支持理论下,构建关于个人捐赠意愿的“信息获取—共情体验—行动意向”模型,旨在探究共情在慈善信息获取渠道与个人捐赠意愿之间的关系与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传统媒介和新型媒介两种信息获取渠道均能够显著提升个人捐赠意愿水平,并且传统媒介获取渠道对个体捐赠意愿的影响更大。同时,共情在两种信息获取渠道与捐赠意愿的关系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这意味着我国个人捐赠意愿既是信息刺激的结果,也是动态的心理决策过程。个体通过不同的信息获取渠道,感知到不同的慈善捐赠情境与心理体验,进而诱发其捐赠意愿。上述发现为多元信息渠道进行情感动员、提升全民参与慈善捐赠热情等提供相应参考。

关 键 词:信息获取渠道 传统媒介渠道 新型媒介渠道 共情 个人捐赠意愿 

分 类 号:C913[经济管理]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