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2]上海大学社会学院 [3]上海新的社会阶层研究中心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2期102-118,共17页Fujian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社会阶层的社会流动与社会政治态度研究”(17ZDA111);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青年课题“超大城市新社会阶层参与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21ESH001)。
摘 要: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变迁,社会流动与社会公平感的关系也愈发密切。将社会流动纳入结构地位和相对剥夺的共同视角中,基于2019年特大城市居民生活状况调查数据,运用似不相关模型研究社会流动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地域流动、职业流动、阶层流动和跨体制流动对于居民公平感的形成具有不同效应,而新社会阶层和体制内人员在社会公平感及其形成机制上具有较大差异。由此说明,结构地位变动和“与谁比较”在社会流动的不同维度中对公平感的影响存在差异性机制。同时,新社会阶层和体制内人员在社会公平感上的差异进一步证明两类群体具有“殊途异类”的特点,因此在社会政策领域更需要针对社会流动类型在公平感形成中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举措。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