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检测在预测原发性高血压并发心肌梗死中的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小朋 

机构地区:[1]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心电图室,广东佛山528100

出  处:《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4年第3期65-67,共3页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摘  要:目的分析动态血压检测在预测原发性高血压(EH)并发心肌梗死(AMI)中的临床意义,为临床诊断EH合并AMI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1月至2022年11月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EH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CAG)结果将50例单纯EH患者作为EH组,30例EH伴AMI的患者作为合并组。对比两组患者血压指标、血压变异性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通过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血压、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IMT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组白天平均平均动脉压(MAP)、舒张压(DBP)、舒张压(DBP)和24 h MAP、24 h SBP、24 h DBP均高于EH组(均P<0.05),两组患者夜间平均MAP、DBP、S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合并组白天MAP、DBP、SBP变异系数,24 h MAP、24 h DBP、24 h SBP变异系数均高于EH组(均P<0.05);两组患者夜间MAP、DBP、SBP变异系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结果显示,白天平均MAP、DBP、SBP,24 h MAP、24 h DBP、24 h SBP,白天MAP、DBP、SBP变异系数,24 h MAP、24 h DBP、24 h SBP变异系数均与颈动脉IMT呈正相关(均P<0.05)。结论EH合并AMI患者白天和24 h血压、白天和24 h血压变异性、颈动脉IMT高于单纯EH患者,且患者白天与24 h颈动脉血压和血压变异性与IMT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关 键 词:动态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 心肌梗死 血压变异性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分 类 号:R544.1[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