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唐识明 贾昕 苏亮 沈玮 董萍 

机构地区:[1]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浙江舟山316000

出  处:《中国妇幼保健》2024年第4期625-628,共4页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Care of China

基  金:浙江省舟山市科技计划项目(2021C31097)。

摘  要:目的对比分析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CIT)和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在治疗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中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定2021年舟山市妇女儿童医院门诊就诊的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患儿9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SLIT标准化治疗,研究组给予SCIT标准化治疗。两组患儿均连续治疗1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与治疗1年后鼻炎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最大呼气流量峰值(P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的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炎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鼻炎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年后,两组患儿的鼻炎症状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较治疗前升高,且两组患儿治疗后鼻炎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经治疗前,两组患儿的PEF水平、FEV1/FVC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EF水平、FEV1/FVC水平均有所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CRP、IL-17及TNF-α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的CRP、IL-17及TNF-α水平均不同程度降低,且研究组要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11%,与对照组的20.0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CIT和SLIT标准化治疗方案在应对尘螨过敏性哮喘伴变应性鼻炎中表现出了显著的治疗效果。该方案有效地改善了患儿的哮喘症状、鼻炎相关症状及其肺功能。由于治疗措施得当,使得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降低,且程度轻微,显示出较高的安全性。但是SCIT治疗的效果优于SLIT,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 键 词:尘螨 变应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皮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效果 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 安全性 

分 类 号:R725.6[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