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艺与政治之间:重思文艺“民族形式”论战——兼论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及其实现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郑博匀 李宝艳[1] 豆金雨 

机构地区:[1]福建农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出  处:《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Journal of Ningxia Normal University

基  金:福建省社科研究基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中心重大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构建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FJ2022JDZ033);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创新专项基金项目“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论战中提升马克思主义话语权研究”(KCX22F46A)。

摘  要: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共产党发起与领导的文艺“民族形式”论战开始将文艺与政治相联系。论战以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首次提出“民族形式”新命题为开始标志,以1942年5月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论战收官。在论战中,中国共产党呈现了基于人民性、朝向现代性、内蕴国际性的新文艺观,并在论战的发起阶段、进行阶段、收尾阶段分别采取有效的策略,争夺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在文艺“民族形式”论战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延安文艺坚持人民至上,促进文艺社会性与艺术性的融合,实现文艺阶级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艺硕果。

关 键 词:文艺 民族形式 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中国共产党 

分 类 号:D61[政治法律—政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