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人文机场的语言景观构建研究——以福州长乐国际机场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琛[1] 

机构地区:[1]福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出  处:《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ournal of Liaoning Economic Management Cadre College

基  金:2023年度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世界语言与文化研究专项)“‘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语言景观的地域性体系研究”(JSZW23064)的成果。

摘  要:随着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进程的加快和“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民用机场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机场语言景观,兼具传达机场公共空间的信息功能和反映机场及城市文化的象征功能,同时还具有融合使用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文化符号功能。福州长乐国际机场采取弥补空间布局短板、提升服务流程便捷性,抓住旅客视觉接触点、凸显“福”主题,推进福州空港文化长廊建设、讲好福州故事,多维度联动、延伸人文机场影响力等措施构建人文机场的语言景观,也为其他机场文化建设提供了参照和借鉴。

关 键 词:人文机场 语言景观 福州长乐国际机场 “一带一路”倡议 

分 类 号:H08[语言文字—语言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