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戾气的演变过程:从个体到群体行为的形成机制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程前 陈雨婷 

机构地区:[1]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出  处:《现代视听》2023年第12期25-30,共6页Modern Audio-Video Arts

基  金: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网络短视频的优化治理:内容、机制与策略”(项目编号:XW21107)阶段性成果。

摘  要:网络戾气作为一种非理性的偏激心理与负面情绪,具有传染性和破坏性,是引发网络暴力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从群体动力学角度探讨网络戾气的形成与演化过程,将网络戾气的形成与演化概括为显现、积累、爆发和消解四个阶段。在网络空间中,个体的情绪表达和立场观点在匿名性、即时性和放大效应的作用下,易于被激化和极端化,从而转化为具有攻击性的网络戾气。在这一演变过程中,情绪感染、意见趋同、集群极化等心理社会机制起着关键作用,使得原本孤立的个体逐渐集结为具有共同负面情绪与攻击倾向的群体。网络戾气的发展演变是一个从无序到有序,从放任自流到依法依规严格治理的过程。政府在专项整治的基础上,还需要逐步建立和完善长效监管机制,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关 键 词:网络戾气 群体行为 形成机制 群体动力学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