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蕊[1] 陈子宇 贾晓然 胡宇涵 Shi Rui;Chen Ziyu;Jia Xiaoran;Hu Yuhan
机构地区:[1]燕山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河北秦皇岛066004
出 处:《新闻研究导刊》2024年第4期7-9,共3页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基 金: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融媒体背景下社会化媒体受众突发事件信息分享行为的神经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YJC860027;2021年度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融媒体背景下意见领袖对社会化媒体用户突发事件信息分享影响的神经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G2021203014;2023年度河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于媒介信任的融媒体时代突发事件信息分享路径及神经机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Q2023105。
摘 要:随着数字化媒体的兴起,公众的认知方式和信息接收习惯发生改变。尤其在突发事件背景下,各类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中介,在舆论引导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信息传播渠道多样化的今天,信息激增使公众迫切需要获取有效信息以规避风险。因此,在公众普遍处于信息饥渴状态和大量的信息噪声叠加的背景下,关于媒介信任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媒体公信力是媒体所具有的赢得公众信赖的职业品质与能力,是媒体最主要的竞争力,也是其立足社会,寻求生存发展及提升经济效益的前提。文章将突发事件背景下媒体公信力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媒体公信力建设的重要性及影响因素,认为媒体公信力是内外部因素共同塑造的。就内部而言,受众的媒介使用、信息素养、社会认知是影响媒体公信力的关键因素;就外部而言,信息来源、“意见领袖”、媒体环境共同发挥作用。文章分析媒体公信力影响因素,建立公众对媒体的信任机制模型,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包括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优势、提高公众媒介认知素养、严格把控信息源的正确性,以期帮助媒体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提升自身公信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