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国中医药科技》2024年第2期360-362,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肛瘘为肛肠科常见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男性明显高于女性,手术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可彻底清理瘘管和内口,同时又能保留肛门功能[1]。因肛瘘部位特殊,术后为开放性疮面,容易被污染而发生感染,且术后疮面疼痛、水肿和渗液等并发症也较为常见,直接影响术后疮面愈合,对患者身心造成较大伤害[2]。针对肛瘘术后病人,西医除外常规消毒换药,常选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新型生物敷料促进创面愈合等,虽然综合疗效尚可,但副作用大,治疗成本高[3]。如何减少肛瘘术后并发症,加快创面愈合,缩短治疗周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难题,也是肛肠科研究的热点。中药散剂药性稳定,费用低廉,不良反应小,在缓解肛瘘术后疼痛、渗液以及防治创面感染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4-5]。笔者采用自拟生肌瘘愈散,用治肛瘘术后患者38例,收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关 键 词:肛瘘术后 创面感染 疮面 生肌 肛肠科 治疗成本 生物敷料 中药散剂
分 类 号:R266[医药卫生—中医外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6.1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