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米勒早期肖像画和故事画题材探索其艺术成就的多面性色彩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坤[1] 

机构地区:[1]安徽新华学院,安徽合肥230088

出  处:《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114-118,共5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基  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乡村振兴视域下徽州传统村落导视系统设计研究(SK2021A0788)。

摘  要: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1814—1875),法国著名画家。出身于贫苦的耕农之家,自幼深谙农民的甘苦,了解农家生活,并以自己是农民的后裔为自豪。其画作始终以法国的乡村生活为表现题材,强调农民日常劳作的平凡、艰辛、重要、崇高和神圣。他的作品质感强烈,人物造型结实,画风质朴凝重而又不失农家的浪漫情趣,其艺术对19世纪中叶法国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蓬勃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代表作有《簸麦者》《倚锄的人》《播种》《晚钟》《牧羊女》《死神与樵夫》和《扶锄的人》等。文章对米勒早期肖像画与故事画为题材进行分析,从米勒早期故事画以及肖像画中探索其艺术成就的多面性色彩,为我国绘画艺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米勒 早期肖像画 故事画 艺术成就 多面性色彩 

分 类 号:J20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