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唐山师范学院生命科学系,唐山市农业病原真菌与毒素重点实验室,河北唐山063000
出 处:《北方牧业》2024年第3期36-36,共1页
基 金:唐山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编号:2023B08)。
摘 要:奶牛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牛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除了奶牛以外,羊、猪、鹿等偶蹄动物也易感。本病具有高度传染性,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比较强,很容易造成大的流行。病牛及带毒牛是引发口蹄疫的主要传染源。口蹄疫(Foot-and-mouth disease,FMD)在16世纪第一次被发现,是一种能够引起偶蹄动物患病的高度传染病。口蹄疫是一种人畜共患、传播速度快的传染病,主要引起偶蹄动物患病。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是第一个被确定的动物病毒。FMDV颗粒大致呈球形,直径约为25~30纳米,为无囊膜病毒,是由外部的非包膜二十面体衣壳蛋白与内部的单链RNA构成。FMDV有七种血清型(即O、A、C、Asia1、SAT1、SAT2和SAT3),它们具有不同的免疫学和遗传学特性。FMD发病急、传染性强,可使社会产生重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不可计量的间接经济损失。奶牛发生口蹄疫时会在口腔黏膜、乳头、蹄部出现水泡和溃烂等症状,导致采食量降低,产奶下降,严重时引起奶牛死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