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杰泓[1] 蒋红玲 WANG Jie-hong;JIANG Hong-ling
出 处:《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84-90,共7页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艺术史知识体系研究”(21ZD08);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近现代中日艺术学术语互动与学科建构研究”(20BA017)。
摘 要:万玛才旦电影中的风景书写里,经常能寻到伊朗大师级导演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的踪迹,从“松木的清香”之特写里觅到“橄榄树的芬芳”。通过对万玛、阿巴斯作品的细读与对比,进一步分析风景背后的逻辑形态,发现万玛和阿巴斯在潜在的艺术理念上极其相似。这种相似性是一种影像精神内在的互通,视听语言、片段细节以及审美趣味搭建了两者间“知音”般对话的津梁。犹如文学研究史上的“竹内好·鲁迅”佳话,这一电影创作中的“万玛·阿巴斯”经验,彰显出一种审美品格丰赡幽微、卓尔不群的东方性。
关 键 词:万玛才旦 阿巴斯 风景特写 “万玛·阿巴斯”经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7.15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