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24年第1期61-65,共5页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分析单中心儿童严重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诱发因素及急诊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江西省儿童医院急诊科收治的严重过敏反应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共纳入42例患儿,年龄1个月~13岁5个月,其中<2岁患儿22例(52%),2~<6岁患儿10例(24%),≥6岁患儿10例(24%)。2)诱发因素(诱因):食物50.0%(21/42),药物28.6%(12/42),其他4.8%(2/42),不明原因16.7%(7/42)。<2岁患儿以食物为主要诱因(P<0.001)。药物诱因组与食物诱因组间首发症状出现至就诊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临床症状:皮肤黏膜症状92.9%(39/42)、呼吸障碍症状61.9%(26/42)、低血压或末梢器官功能障碍相关症状26.2%(11/42)、严重的胃肠症状50%(21/42)。≥6岁组低血压或末梢器官功能障碍症状的发生率与其余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4)治疗:患儿接受的治疗有肾上腺素大腿外侧肌内注射[90.5%(38/42)]、糖皮质激素肌内注射或静脉注射[61.9%(26/42)]、抗组胺药物口服治疗[76.2%(32/42)]、静脉补液[45.2%(19/42)]、糖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加β受体激动剂雾化吸入[26.2%(11/42)]和氧气吸入[83.3%(35/42)]。患儿住院率与是否接受肾上腺素治疗有相关性(P<0.05)。5)转归:所有患儿全部治愈。结论儿童严重过敏反应呈幼龄化趋势。<2岁儿童严重过敏反应主要诱因为食物。≥6岁儿童更易合并心血管症状。儿童严重过敏反应表现多样,及早识别严重过敏反应并正确使用肾上腺素有助于降低住院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