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克秀[1] Chen Kexiu
机构地区:[1]温州大学音乐学院
出 处:《音乐研究》2024年第1期29-37,共9页Music Research
摘 要:与“三分损益”相连缀的“隔八相生”是中国古代的一个乐律学用语,意为以谐音列的三倍音为基础生律,每生律一次,从始发律到所生之律排序为八律。就其历史演变来看,首先有《天水放马滩秦简·日书》的“下八而生者,三而为二;上六而生者,三而为四”,其中的“下八而生者”即为其祖。其后,则有《汉书·律历志》所言的“八八为伍”,依孟康注,则下生为左旋顺推八律,上生也为左旋顺推八律。再后,既然“三分损益”上下相生均为左旋顺推八律,那么“八八为伍”实与一个“八”的左旋顺推无异,于是“隔八相生”就此而出,遂成为“言乐者皆知”之用语。然而,《汉书·律历志》之“八八为伍”当另有所指,即所谓“行十二辰之数”,(13)11=177147,或(1)11=2048/177147生十二律。如此,也说明中国古代以谐音列的三倍音为基础生律,不仅有“三分损益”,以2/3、3/4上下相生,也有以3或2/3为比率,顺着一个方向生出以五度链相衔的十二律。清代《律吕正义》对“隔八相生”重新释解为“取首音与第八音叶合同声以为之准”,也就是八度相生。其实际意义,即使“五度相生律”得到更进一步的确认。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8.22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