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倡议与体制性产能过剩:一个分析框架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Institutional Overcapacity:An Analytical Framework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皮建才[1] 张鹏清 Pi Jiancai;Zhang Pengqing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经济贸易学院,广东广州510002

出  处:《社会科学战线》2024年第1期91-97,共7页Social Science Front

基  金: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科研资助项目(BRA2019041)。

摘  要:文章通过构建基于博弈论的分析框架,研究了“一带一路”倡议影响我国体制性产能过剩的内在机制。“一带一路”倡议可以降低每单位补贴所带来的体制性产能过剩,并提高产能利用率。通过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国际产能合作,可以降低使本国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最优补贴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体制性产能过剩。这一过程不是单纯通过维持原有产能、开拓国外市场来实现的。“一带一路”倡议改变了企业与企业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均衡结果,使企业即使投资新产能,也会主动提高产能利用率,减少产能过剩和体制性产能过剩。

关 键 词:“一带一路”倡议 体制性产能过剩 产能合作 内在机制 

分 类 号:F062.9[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