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东林 孙信茹 Wang Dong-lin;Sun Xin-ru
机构地区:[1]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2]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地区农村数字青年与乡土文化在地传播研究”(项目编号:22XXW010);昆明理工大学人才培养项目“社交媒体时代田野时间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41120230060)的研究成果。
摘 要:“长时期”的田野调查传统源自人类学家对异文化小型社区的研究。在移动互联网逐渐成为田野观察和研究的基本情境后,研究者长时间与研究对象共在物理空间的要求需重新思考,田野调查的时间轴应该与正在研究的事物及其活动的时间结构相适应。社交媒体田野作业应建立“常时间”的操作框架,即研究者需要进入研究对象的日常时间里,根据特定地方和人群社会生活的节奏管理和分配田野调查的时间,经常性地返回研究对象所处生命和文化中特殊的时间节点,继而达到一种数字时代开展田野作业的常态,即保持与研究对象网络共存的状态。对田野时间的反思,涉及了田野作业观念、模式以及具体研究方法的重要转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