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郭幼为 Guo Youwei
机构地区:[1]暨南大学中国史博士后流动站 [2]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宗教学研究》2024年第1期209-218,共10页Religious Studies
基 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3批面上资助课题“宋元以来若干植物药的本草书写与道地药材建构研究”(2023M731317);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晋唐以来廿五种道地植物药的形成史研究”(23YJC770007);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日本静嘉堂所藏宋元文集珍本整理与研究”(18ZDA180)阶段性成果。
摘 要:中古时期茯苓的认识和利用呈现出药用、食用、仙用等三方面。药用方面,中古时期茯苓疗病祛疾的范围呈扩大趋势,赤、白茯苓以及茯神出现在药方之中,表明中古时期茯苓已经按部位入药。食用方面,魏晋时期服食风气益兴,道家饵食茯苓来养生修身,进而认为可以得道升仙。仙用方面,茯苓成为仙药与道家服食有关,但茯苓成仙药的时期应该更早,或与松树有关,加之受巫思维的长期熏染,茯苓便被附着了通神致灵的仙用属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