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丰源 Liu Fengyuan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6期60-62,共3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文章旨在分析荆浩在中国古代山水画中的地位与影响,特别是其作品《笔法记》以及“度物象而取其真”中“真”的理念对后世山水画创作的指导意义。方法:为了深入研究山水画中“真”的含义,荆浩通过个人实践及对《笔法记》等古典文学和绘画理论的探讨,来阐释其中蕴含的审美标准和创作理念。这一方法着重于去除伪饰,发掘事物的本色和本质,在画面上追求形神兼备,展现物象内在的气质与精神。此外,借鉴书籍以及网络文献中对“真”的理解,荆浩将自然之道与物之本质融入绘画创作中,提倡情感充实饱满,并通过毛笔表现出人与宇宙精神交融后的淳朴和天真。结果:荆浩的山水画作品及其理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他的作品如《笔法记》等,成为后世山水画发展的重要参考,其“真”的理念被广泛接受并应用于绘画实践中。荆浩所倡导的“真”在山水画创作中的关键作用,不仅提高了山水画的审美价值,也深刻影响了中国画的创作理念。结论:荆浩通过对“真”的深入研究和实践应用,在山水画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并为后世画家树立了典范。他的作品和理论不仅丰富了山水画的内涵和表现形式,也推动了中国画艺术持续发展。荆浩对“真”的追求和阐释,对于提升绘画的审美标准和创作理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