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家田 Liu Jiatian
机构地区:[1]上海理工大学,上海200093
出 处:《艺术科技》2024年第6期147-150,共4页Ar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摘 要:目的:在如今的社会交往中,社交媒体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QQ、微信等社交媒体强制实名,匿名社交应用受到年轻人欢迎,逐步成为他们表现自己的主要场所。在此背景下,青年群体使用匿名社交APP时的心理状态值得关注。本研究试图通过探究这一心理状态,为理解年轻群体的媒介使用习惯提供新的思考维度,为匿名社交应用优化用户服务提供些许参考。方法:文章以匿名社交应用Soul的青年用户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样和滚雪球抽样的方式选取了20名青年用户,通过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究他们在此类网络匿名社交APP中的心理表现。结果:对20名使用Soul的青年用户进行深度访谈,并记录与整理访谈内容,通过分析其对使用Soul的原因、方式与感受等的描述,结合拟剧理论的话语资源,总结出青年群体在使用Soul时的部分心理状态。结论:研究发现,能够满足用户猎奇心理的匿名社交APP逐渐成为青年获取快感的来源,同时满足了青年用户对去标签化的平等社交的需求。在可供青年用户进行自我展演的空间内,填满了其期望被赞赏、占据社交上位等欲望。他们也在不断弥补理想与现实的摩擦造就的自我差异,找到一种相对纯粹的认同,以此稳定自身的心理天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