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赟[1] Chen Yun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浙江大学马一浮书院,上海200241
出 处:《现代哲学》2024年第1期122-133,共12页Modern Philosophy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精神突破视阈中《齐物论》的秩序哲学研究”(23AZX009);江苏省公民道德与社会风尚协同中心和智库建设成果。
摘 要:《六经》成立关联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奠基。这一奠基首先是确立秩序担纲主体,三代以上帝王主体转化为三代以下的圣人主体,两种主体分别对应着“治出于一”和“治出于二”的不同秩序格局。经的符号创建一方面来自三代以上理事不分、道器浑然的王官“原史”之自我分殊化运动,另一方面则来自回应从原史中分殊出来的子学言说无法取得共识的思想危机,经的符号创建的实质是以神圣文本的一致性取代三代以上由帝王主导的宇宙论仪式的一致性,成为构建“精神性天下”的新的秩序形式。《六经》成立关联着民族精神的奠基,具体展开为文明之为文明、人性之为人性的原理之确立。《六经》作为一种超越具体社会和时代的文化宇宙,构成中华民族永远的学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9.2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