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复调:传统技法表达“视觉艺术”的现代性——以施尼特凯《第一大协奏曲》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文龙 孙志鸿[1] 

机构地区:[1]山东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出  处:《黄河之声》2023年第22期56-61,共6页Song of The Yellow River

摘  要:《第一大协奏曲》是施尼特凯于20世纪70年代完成的一部作品。在这部作品中,施尼特凯较为全面的运用了多种形式的微复调技术,写作了大量的微复调段落。通过对这些微复调段落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认识:微复调音乐在结构形式上是传统的,但在音响效果上无疑是现代的。即在谱面上与传统意义上的复调音乐一样,可以清晰地看出运用了对比或模仿等手法,但在听觉上却呈现出整体的,难以分辨出声部的、混沌的色彩性音块。这种谱面视觉与音响听觉上的不对称,是微复调的一大特点。因此,笔者提出可以称微复调为“视觉复调”。微复调运用复调手法生成非复调风格的音响,这样的创新极具现代性,对当代复调音乐的发展与创新起到了借鉴与启发意义。

关 键 词:施尼特凯 《第一大协奏曲》 微复调 视觉艺术 视觉复调 

分 类 号:J614[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