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
出 处:《绥化学院学报》2024年第2期85-87,共3页Journal of Suihua University
基 金:内蒙古工业大学研究生教改项目“思政格局下的硕导育人路径探索与实践”(YJG2021024);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校外国语言文学硕导推进‘思政育人’的现实困境与多元创新破解机制探究”(JGSZ2022027)。
摘 要:安妮·普鲁在其小说《树民》中描写了多种悲惨的死亡事件,不论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差异,每个人都会走向死亡。死亡既包括物质或身体意义上的死亡,也包括精神上或心灵上的死亡。因为死亡的存在,才有了对生命意义的反思,也才让生命意识的觉醒显得更加珍贵。个体的死亡给身边的人带来创伤与痛苦的同时,也可能会给人以某些启示。文章通过对《树民》中死亡书写细致解读,对生命的意义进行反思,并旨在加深读者对普鲁的生死观与生命关怀的理解。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119.10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