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广东深圳518055 [2]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广东深圳518055 [3]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上海200433
出 处:《理论探讨》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Theoretical Investigation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公共卫生安全视域下的‘灾害文化’与强韧社会构建研究”(20&ZD152);南方科技大学全球城市文明典范研究院开放课题“中国特色社会资本在打造城市文明典范中作用的研究:基层社区共治的视角”(IGU23C006)。
摘 要:基于网络的公共危机沟通是数字应急时代的重要研究议题,而政府在其中的角色转变影响着危机响应模式的变革。分析2010—2019年10年间6次重大地震的133,440条相关微博数据可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健全基于社交媒体的危机沟通模式,包括增加政务微博的数量、高频发布危机信息。同时,政府还担任着网络危机信息聚合者与分发者的角色,打造集聚式的信息联动模式以强化权威信息供给,降低民间谣言传导的可能性。在这一模式下,公众的自产信息不断减少,对政府信息信任持续增强,公众倾向于接收、转发政务微博的公共危机信息,成为信息传播的中转站。这既扩大了政府权威信息的传播面,又生成了信息“生产-传播”的流水线。基于网络公共危机沟通概念,构建不同类型的微博用户在线参与模式有助于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应急共治”的合作局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