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坤[1] 潘家华 Zhang Kun;Pan Jiahua
机构地区:[1]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出 处:《江淮论坛》2024年第1期76-85,共10页Jiang-huai Tribun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区域碳中和路径优化与协同减排机制设计研究”(72204013);北京市教委社科一般项目“北京实现碳中和的综合技术集成路径选择与优化研究”(SM202310005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面向碳中和的中国经济转型模式构建研究”(72140001)。
摘 要: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全球各国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了评价标准和行动纲领。在时间进程过半的中期节点,评估显示当前可持续发展目标进展不甚理想。考虑到17项目标间相互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难以同时同步推进各项目标。结合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出的面向深度变革的切入点组织框架,首先梳理实现能源脱碳目标的动力机制。其次剖析实现能源深度脱碳面临的现实挑战,包括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消纳能力有所滞后,发展中国家能源脱碳面临巨大资金缺口,化石能源消费反弹牵制零碳能源转型,能源深度脱碳所需关键技术尚不成熟。最后建议应该加大可再生能源发展力度,提高零碳电力消纳水平;加速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促进资金导向性转换;化石能源短期提质增效,长期有序减退;攻关核心技术研发创新,为能源深度脱碳奠定基础;建立零碳微单元能源综合解决方案,助力能源脱碳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协同实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