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旭晨
机构地区:[1]青岛科技大学,山东青岛266061
出 处:《法制博览》2024年第5期46-48,共3页Legality Vision
摘 要:《民法典》施行前,我国法律法规涉及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大多适用于侵权责任领域,多数认为违约责任并不包括精神损害赔偿,故不支持违约之诉精神损害赔偿成为实践中的习惯做法。随着《民法典》的施行,在人格权编第九百九十六条中初步构建起了我国的违约精神损害赔偿体系,为守约方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提供了法律依据,逐渐打破了无法充分保障守约方合法权益这一现状。但该条款尚存在不明晰之处,未能形成统一的司法实践观念,尚需进一步研究。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