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沈治钧[1] Shen Zhijun
机构地区:[1]北京语言大学汉语学院
出 处:《曹雪芹研究》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Caoxueqin Studies
摘 要:敦诚《挽曹雪芹》初稿里的“三年下第曾怜我”像一句诗谜,包含着重要的历史秘密,亦即历史细节。“三年下第”专指科举考试失利,与敦诚《岁暮自述五十韵寄同学诸子》所述之事恰合,与敦诚《先祖妣瓜尔佳氏太夫人行述》及敦敏《敬亭小传》亦合,与各类史料也对得上,因而可以判定“曾怜我”发生在乾隆二十年乙亥(1755)。敦诚考得优等成绩,却名落孙山,这并非敦诚犯错,而是朝廷的宗室科考政策有变。敦诚是弘历固执己见并暗箱操作的牺牲品,所以极度不满、愤懑、无奈,非常痛苦。此时,曹雪芹送上了关怀与同情,尽管怹反对科举。也因“宗室停科”,曹雪芹失业并移居西山,《红楼梦》断尾。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44.46.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