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地区荷斯坦牛后备牛淘汰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桐桐 张海亮 王澳 郭佳和 张俊星 韩丽云[2] 田佳 周佳敏 温万 王雅春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农业农村部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家畜)重点实验室,畜禽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北京100193 [2]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3]宁夏回族自治区畜牧工作站,宁夏银川750004

出  处:《中国畜牧杂志》2024年第2期356-361,共6页Chinese Journal of Animal Science

基  金: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育种专项《优质高产奶牛选育》(2019NYYZ05);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2022BBF02017);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36);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_15R62)。

摘  要:后备牛的淘汰会增加牧场原料奶生产成本,且奶牛在后备牛时期的健康状况会影响其未来的生产性能,故本研究旨在探究宁夏地区荷斯坦牛后备牛的淘汰情况及影响其存活力的风险因素。对2014—2022年12个规模化奶牛场167 910头奶牛的出生记录和16 700条后备牛的淘汰记录分析发现,宁夏地区荷斯坦牛后备牛淘汰率为10.16%。其中,后备牛的3个阶段即第3~60天、第61~365天以及第366天至首次产犊的淘汰率分别为1.50%、5.58%和3.08%,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和繁殖障碍相关疾病是造成后备牛淘汰的主要原因,而腹泻、肺炎和屡配不孕则分别是上述3类原因的代表性原因。基于2001—2020年出生的180 075头奶牛,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后备牛存活力的风险因素,结果表明:牧场-出生年和出生季节对后备牛存活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春季出生的后备牛在前2个生命阶段中具备最低的淘汰风险,而夏季出生的后备牛在第3个生命阶段具备最低的淘汰风险(P<0.01);冬季出生的后备牛在3个阶段的淘汰风险均最高,分别是春季的1.567、1.448和1.364倍(P<0.01)。基于宁夏地区大规模牛群数据,本研究从个体水平初步分析了后备牛淘汰情况处于国际文献报道的中等水平且冬季出生的犊牛在后备牛阶段具备最高的淘汰风险,为规模化牧场后备牛培育和存活力性状建模分析提供参考。

关 键 词:中国荷斯坦牛 淘汰率 淘汰原因 存活力 

分 类 号:S823.4[农业科学—畜牧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