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颜倩 侯瑞[1] 李思 罗其鑫 李金子月 Yan Qian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3期153-159,共7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2260651);贵州省基础研究(自然科学)项目(编号:黔科合基础-ZK[2023]一般094)。
摘 要:灰霉病是蓝莓生产中的重要病害,近年来严重影响贵州省蓝莓产业发展。为明确蓝莓灰霉病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法从贵州省麻江县蓝莓基地采集蓝莓灰霉病病叶,分离鉴定蓝莓灰霉病病原菌。通过形态学结构、ITS、HSP60、RPB2多基因序列,系统发育树分析和致病力测定,将分离菌株HM4-1鉴定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同时,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测定4种杀菌药剂对菌株HM4-1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梯度下4种杀菌剂对病原菌菌株HM4-1菌丝生长的抑制率分别为:啶酰菌胺56.875%~76.563%、异菌脲30.208%~100.000%、百菌清14.667%~43.960%,腐霉利34.250%~100.000%。将4种杀菌剂对该菌株菌丝生长的抑制率进行显著性及室内毒力分析发现,啶酰菌胺的抑制性最佳,EC_(50)为0.622 mg/L,相比于百菌清的相对毒力指数为63.12,异菌脲和腐霉利次之,百菌清较弱,三者EC_(50)分别为1.368、2.488、39.260 mg/L。灰霉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和室内毒力测定为进一步研究蓝莓灰霉病综合防控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 键 词:蓝莓 灰霉病 分离鉴定 室内毒力 抑制率 相对毒力指数
分 类 号:S436.639[农业科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