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本龙 周春生 海珍[1,2,3] 娄雨欣 Wang Benlong
机构地区:[1]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2]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资源环境监测实验室,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3]内蒙古财经大学祖国北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70
出 处:《江苏农业科学》2024年第3期247-254,共8页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 金: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项目(编号:202076);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编号:2022MS07008、2021MS05017、2019MS04020、2020MS05018、2020BS03001);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编号:NCYWZ22009);内蒙古财经大学课题(编号:JXYB1922)。
摘 要:为解决通辽苏打盐碱地土壤耕层变浅、理化性状恶化、产量低下等问题,基于通辽市科左中旗盐碱试验地,设置仅旋耕+2 100 m^(3)/hm^(2)灌水量(CK)、深松+1 500 m^(3)/hm^(2)灌水量(A1)、深松+2 100 m^(3)/hm^(2)灌水量(A2)、深松+2 700 m^(3)/hm^(2)灌水量(A3)4组处理,比较深松耕作和不同灌水量对于通辽苏打盐碱地土壤含水量、pH值、电导率、全盐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旋耕,深松耕作能够打破犁底层,播种前20~40 cm土层中,A1、A2、A3处理的土壤含水量较CK分别增加了-14.41%、23.42%、37.84%;收获后0~5、5~10、10~20 cm土层中,A2和A3处理的土壤pH值较CK分别降低了0.83%、2.14%、0.71%和0.70%、2.50%、1.06%,而A1处理较CK明显升高;收获后0~5、5~10、10~20 cm土层中,A1、A2、A3处理的电导率较CK明显降低,多数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收获后0~40 cm土层中,A1、A2、A3处理的全盐量较CK明显降低,多数差异达显著水平;在玉米的产量构成要素中,A1、A2、A3处理的穗长、十穗鲜质量、穗周长、轴质量、纵向籽粒数、百粒鲜质量、百粒干质量和玉米产量较CK均有明显提升,其中以玉米产量提升最为显著,较CK分别提升了32.12%、27.98%、63.18%。深松耕作能够有效打破土壤犁底层,配合合理灌水量能够显著降低耕作层土壤盐分,同时大幅提升玉米产量。综上所述,深松耕作配合2 700 m^(3)/hm^(2)灌溉量(A3)为本试验盐碱地玉米种植的适宜处理。对于合理确定通辽盐碱地深松方案具有一定技术参考。
分 类 号:S156.4[农业科学—土壤学] S513.04[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